財經快訊、李振麟
美中貿易戰火再起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10日宣布,自11月1日起,將對所有中國進口商品加徵額外100%關稅,報復中國近期「稀土出口」及「半導體技術」祭出新一波限制。

川普也強調,對「所有關鍵軟體」與「港口機械設備」實施出口管制與高額關稅,消息一出,全球市場震盪。
中國方面,則自10月起針對稀土相關物項及技術加強出口管理。新規定指出,凡含中國稀土原料超過0.1%的產品,皆須取得出口許可,並禁止與外國軍方有關企業進口。
此舉形同針對美國「半導體」、「軍工設備」與「AI產業」等供應鏈,進行割喉戰略封鎖,意圖削弱美國高科技領域的發展。
川普政府迅速反制回應,除加徵關稅外,還計畫對港口「起重機」與「吊車」等設施課徵高達150%懲罰性關稅,該措施預計於11月9日正式生效。
同時,美國貿易代表署(USTR)也啟動《301條款》修訂程序,加強對中國關鍵設備的進口限制。
此消息引爆全球資本市場恐慌。美股三大指數全面下挫,道瓊工業指數大跌近900點,標普500下跌2.7%,費城半導體重挫逾6%,創下最大單日跌幅。「科技股」首當其衝,包括輝達Nvidia與超微AMD分別重跌約5%與8%。

台股將迎重大考驗 專家預估恐回檔800至1,000點
中美雙方針鋒相對,貿易與科技對抗全面升級,國際市場動盪加劇。台灣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,難以置身事外。
多位市場專家預測,台股週一(10月13日)將面臨重大壓力,指數可能回檔800至1,000點,尤其是權值股如「台積電」、「聯發科」等半導體龍頭,恐遭外資大舉調節出貨。
此外,「AI概念股」近年來本就因估值過高而備受質疑,現又面臨「地緣政治風險」與「供應鏈中斷」雙重利空,恐大舉加重市場修正壓力。
觀察「新加坡富台指」與「香港摩台指」近兩日已下跌超過4%,進一步顯示台股開盤後恐出現明顯急挫。
稀土與半導體成為地緣政治武器 全球供應鏈亟待重組
稀土材料是高科技、軍事與新能源產業的關鍵資源,而中國目前掌控全球約七成的稀土開採及九成以上的提煉能力。
此次出口限制,被外界解讀為中國在地緣政治衝突中的「戰略核彈」,劍指美國的」「半導體晶片」、「國防武器」、「電動車」等產業的發展。

如今為遏制中國行動,美國除了提高關稅,也擬定封鎖中國科技產品出口,包括限制波音飛機零組件、半導體製造設備與雲端服務平台等。
此舉使得美中對抗,升級為全面性的科技與軍事競賽,一場結構性經貿衝突點燃開打。
儘管川普尚未取消月底於韓國舉行的「川習會」,但他公開表示,「若有必要,美國將停止所有來自中國的進口」。
雙方雖仍保留談判空間,但本次衝突已對全球供應鏈、股市與經濟前景,造成重大衝擊。
面對升溫的中美對立,「台灣」為全球半導體與電子產業重鎮,應及早調整市場策略與風險控管。企業與投資人更應密切關注全球局勢變化訊息,做好最壞情境下的準備。
短期內,台股勢必經歷劇烈波動,然而市場信心能否回穩,仍需觀察「川習會」是否能為緊張局勢帶來任何潛在的轉圜空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