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經快訊、李振麟

隨著半導體需求持續升溫,台灣對石腦油進口依賴大幅上升。如今台灣在2025年上半年已經成為全球最大俄羅斯石腦油買家,進口量高達190萬噸,總值高達13億美元,較2024年同期成長44%,月均進口量更是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前的六倍之多。

台灣進口俄羅斯石腦油用於半導體生產,成為全球最大買家,引發國際輿論關注
石腦油naphtha 提煉 / Russia Pivot to asia

石腦油為原油衍生品,是半導體化學製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性原料。台灣晶片產業長年占據全球供應鏈核心,對於石腦油的穩定供應有其高度依賴。

儘管台灣政府自2022年配合國際制裁,禁止高科技設備出口至俄羅斯,避免助長俄國軍工體系發展,然而石腦油至今仍然是難以替代的原料,因此被排除在制裁範圍外。

相關資料顯示,台灣自2022年2月至今累計進口俄羅斯石腦油約680萬噸,總價值近49億美元,占俄羅斯石腦油出口總量約兩成。

相對而言,台灣進口俄羅斯煤炭已大幅下滑,今年上半年較去年同期減少67%,顯示能源結構正快速調整,俄羅斯石腦油的進口攀升,也反應出半導體產業在台灣的發展進程。

台灣進口俄羅斯石腦油用於半導體生產,成為全球最大買家,引發國際輿論關注
俄羅斯石腦油naphtha / ChemAnalyst

然而,台灣企業對俄國石腦油的強烈依賴卻引發國際關注。儘管國營企業如中油已全面停購俄羅斯石腦油,但民間私營企業的採購量卻仍然是不減反增,其中台塑石化被指是最大買家之一,對於俄國石腦油的依賴度高達九成以上。

目前所供應的化學品,為台灣半導體製造中的高階光阻劑與其他精密化學材料所需,幾乎與全球的半導體晶片息息相關而緊密相連。

根據CREA報告指出,台灣企業「極可能」已高於七大工業國(G7)設立的每桶45美元價格上限,去購買俄羅斯石腦油。

若情況屬實,台灣企業恐將面臨美國以及盟國所祭出的次級制裁風險。這項交易亦可能被盟友視為變相資助俄羅斯戰爭機器,進而衝擊其外交與經貿談判,包括台美貿易協定。

台灣進口俄羅斯石腦油用於半導體生產,成為全球最大買家,引發國際輿論關注
半導體晶片Chips / The Wall Street Journal

極為諷刺的是,台灣政府之前曾經對烏克蘭提供高達5,000萬美元援助,但卻面臨成為俄羅斯化石燃料最大金主之一的道德疑雲。

台灣能源高度仰賴進口,每年進口比率高達95%,俄羅斯已經超越阿聯酋與印度,成為台灣最大供應國。這樣的來源依賴不僅可能帶來地緣政治風險,亦可能讓台灣陷入被「鎖喉」的供應危機。

短期內也很難以找到足以取代俄羅斯石腦油的其他供應來源,石腦油的運用攸關於台灣半導體產業的晶片發展未來,如果沒有辦法研發出可替代原料,在未來面對國際壓力與地緣風險升高之際,將勢必重創台灣半導體產業的供應鏈穩定性。

 

留下您的見解...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