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台灣房市受到政府新青安政策影響,造成投機交易量一路狂飆,房價也衝向天花板,帶給許多購屋用戶沉重資金壓力。因此央行金融機構緊急召集各家銀行,會後祭出「銀行房貸緊縮」政策以及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」震撼彈。全台買氣瞬間凍結,一路冷卻跌到谷底。儘管訊息指出12月份房市交易量比6月份縮減42%,但是12月房市交易量卻較11月小幅增加3%,雖然房市交易量連續出現2次上升數據,但是全台買氣仍然處於相對低檔。

iStock

如今已進入2025年,台灣房市是否會回穩?價位是否回檔下跌?成為所有居住者、投資人,無論買方或賣方,都最關切的議題。

根據政大永慶房價指數調查顯示 ,自2024第四季開始,七都房價指數由上半年的漲勢轉為跌勢,其跌幅從1.6% 至4.5% 比率不等。「永慶房屋研展中心」副理 陳金萍更進一步表示受到「銀行房貸緊縮」與「第七波信用管制」,市場買氣出現明顯降溫。在這樣的趨勢下,部分賣方也認清現實,擔憂愈晚出售將產生越大幅度的降價,因此11月時,普遍出現賣方讓利成交案件,12月份時的賣方心態更為軟化,降價意願相對增加,在買賣雙方價格認知差距逐漸縮小,才出現交易量微幅回升。

房地產市場,將呈現「量縮價修正」格局,尚不至於大跌

展望未來,陳金萍也更進一步指出,2025年美國總統川普上台,國際政經發展將深受新政府政策影響而難以預測,尤其是長期以「出口貿易」為主要經濟的台灣,恐將難置身事外,另一方面,中美關係上的變化,不僅影響到台海兩岸情勢,也波及到中東局勢發展。

目前在中央銀行的「房貸緊縮」以及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政策管制」下,民眾對於房價上漲的心理預期,已經逐漸出現新思維。2025年的整體台灣房地產狀況,在建商減少新屋建設下,預估房地產市場將呈現「量縮價微跌」格局,唯有賣方真正認清市場變化,並適度地調降售價,才能更進一步達到成交目的。

CEO North America

觀測房市價位,未來還可能受到「勞動力嚴重不足,導致工資成本增加」、「淨零減碳的碳費徵收,帶動「鋼鐵」與「水泥」等建材原料上漲」、「建材廢棄物的清運環保成本增加」、「高漲不下的銀行貸款利率」、「建案購地成本增加」,最後再加上「建商策略性的量減價高」等多重預期心理因素下,導致未來市場價位,呈現出上拉與下拽的五五波拉扯力道,而出現波浪式盤整。因此房價將走向修正,尚不至於出現大幅度跌勢,尤其是2024年的房市交易量,出現連續2個月上升,目前的微修正也同步帶動市場成交量回暖。

直到中央銀行祭出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」後,市場上的交易量才降溫奏效,拉低房價的力道也比以往增強許多,足以證明寬鬆的市場資金,是今日推動房價的主要因素之一,未來台灣房地產市場的發展趨勢,值得各方留意觀察。

 

留下您的見解...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