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經新聞 、李振麟
美國政府關門已進入第四週,意味著將首次不會有七十多年來的通膨數據報告,這讓華爾街和美聯儲,完全無法了解消費者物價的重要信息。

川普政府表示:「由於測量員無法部署到現場,美國將面臨歷史上第一次沒有通膨數據的糗境。」
傳統作業上,通膨數據是透過各地電子方式收集而成,其大多數是經由政府僱員在全國店家親自訪談取得。
如今人員編制被限制,勞工統計局已經無法再派員執行每月商品價位調查,因爲川普政府已將所有招聘凍結,導致一些城市也就根本沒有測量員,可以進行實地作業。
傳統上金融資料,皆是在週五時發布,目前最後的數據資料顯示物價走高,但仍低於許多經濟學家預期,然而該份報告也比規定發布的時間延遲九天,而且是在10 月 1 日政府關門前所收集的訊息,目前已是10月底。

消費者的價格指數收集,一向以來是政府部門用來評斷通膨指標的重要依據,如今無人可再執行以往的市調作業了,最後的經濟數據,恐將也已失真無法符合現狀。
這次中斷發生,帶給聯準會極大挑戰,聯準會本是負責控制市場價格的權責機構。它曾經在 2022年和 2023年大幅提高關鍵性短期利率,以應對四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飆升。
如日正逢美聯儲主席 鮑威爾和他的利率制定委員會同事們,審核評估降息與否的關鍵時刻,無論就業市場、進口關稅,以及經貿與產業動態,如不幸採用了錯誤的金融貨幣政策,都將可能造成經濟衰退。

鮑威爾曾經表示,在政策執行過程中,市場調查是極為重要的資訊憑藉之一,到底關稅會導致價格一次性還是持續性上漲壓力,密切的監控數據提供是非常重要的依據,如今再也無法追溯商品價位趨勢,對於市場經濟與金融貨幣的衝擊影響力道,將是難以評估。
目前唯有在就業市場方面,美聯儲尚還可以查看其它替代方案,就如同就業網站 Indeed 的招聘發布彙編,或薪資處理商 ADP 的招聘衡量標準。
如今能夠取代通脹數據的參考資料卻是微乎其微,讓美聯儲的金融政策制定的功能性角色,完全陷入了盲點。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