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經快訊、李振麟

隨著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升溫,雙方互徵港口費正式點燃全球海運戰火,加劇市場對於供應鏈中斷與航運成本上升憂慮。全球貨櫃航運龍頭馬士基Maersk股價暴跌5.9%,反映投資人對國際貿易疲軟與政策風險日益加深擔憂。

馬士基貨櫃船靠港示意圖,反映中美貿易緊張下的海運戰爭與供應鏈危機
大型航運載貨/EverGreen

馬士基股價上周單日重挫810丹麥克朗,收報13,005丹麥克朗,創下近七週新低,也將年內漲幅壓縮至不足10%。

這波跌勢反映出市場對於全球經濟放緩擔憂,特別是歐美製造業數據持續疲弱、企業與消費者支出轉弱,對於航運需求展望惡化。

航運業具高度週期性,馬士基作為全球貿易風向標,其股價波動可被視為對國際物流需求指標反應。若出口動能持續疲弱,運價恐將面臨更進一步下行壓力,馬士基與其他航商的獲利預測也將面臨下修風險。

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資料,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一週內便下跌超過14%。摩根大通分析更指出,遠東至美國西岸的運費自今年第23週高點以來已下跌超過56%,呈現明顯降溫趨勢。

馬士基貨櫃船靠港示意圖,反映中美貿易緊張下的海運戰爭與供應鏈危機
貨櫃場吊櫃 / FEE org

同時,美中雙方加碼互徵港口費也越演越烈並加劇市場震盪。美國總統川普宣布,考慮自11月起對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課徵最高100%關稅;中國則反制,自10月14日起對美國船舶加收每公噸400元人民幣的港務費。中美貿易戰惡化下,已經導致多艘油輪航次被迫取消,油輪與散裝船運價同步飆升。

彭博估算,一艘超大型油輪每次靠港成本暴增620萬美元。這將直接影響航運公司利潤,推升全球運價,並迫使企業重新調整供應鏈布局。

此外,川普政府近日亦對聯合國國際海事組織(IMO)施壓,阻擋其減排草案通過,並揚言對支持該協議的國家實施報復性關稅與簽證限制,使得氣候政策與貿易談判也再添變數。

馬士基貨櫃船靠港示意圖,反映中美貿易緊張下的海運戰爭與供應鏈危機
貨櫃場卡車載運 / My Friendworld

中美航運對抗短期內將直接衝擊馬士基、中遠海運、東方海外等主要國際航商,美方如美森、APL等亦受波及。

反觀台灣長榮、陽明,以及日本ONE、韓國HMM等亞洲航商,因避開中美政策限制,短期內可能受惠,但長期仍需警惕聯盟合作下所帶來的政治風險。

業界人士指出,中美海運戰將重塑全球供需格局,市場或將進入整併洗牌期。政策風險已成航運營運的核心變數,未來中美博弈走向仍將深刻影響全球物流與經濟版圖。

留下您的見解...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