財經快訊、李振麟
由《卓越雜誌》主辦「2025卓越保險評比」頒獎典禮於10月2日台北喜來登大飯店盛大舉行,金融主管機關、立法委員、產學界代表及保險業菁英齊聚一堂,共同見證業界在產品創新、服務品質、風險控管與永續發展等多元面向卓越表現。
今年度共頒發65項大獎,涵蓋壽險、產險及保險經代領域,展現台灣保險業的創新實力與國際競爭力。

主管機關與產官學代表齊聚 助力產業升級轉型 本次典禮由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彭金隆主委親自出席致詞,表達對保險產業發展高度重視。
多位產官學界重量級嘉賓也蒞臨現場,包括金融消費者評議中心董事長杜怡靜、保險事業發展中心董事長黃泓智、住宅地震保險基金總經理張嘉麟、立法委員鍾佳濱與李坤城、人壽保險公會理事長陳慧遊、保險經紀人公會理事長李正之,產物保險公會祕書長謝往都,以及政治大學蔡政憲主任、淡江大學何佳玲主任及逢甲大學陳彥志主任等保險相關系所主任,展現跨界合作推動保險進步高度共識。
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彭主委,首先代表主管機關感謝主辦單位對保險業評比活動的推動與支持。他指出,卓越保險評比獎項涵蓋服務、商品、人才培育、ESG與公民責任等多元面向,充分展現產業的多方努力。
彭主委期許保險業在六大面向持續追求卓越:一是在體質與能力上精進,迎接IFRS 17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的實施;二是強化風險管理,發揮保險業作為風險管理者的核心功能;三是在創新上持續突破,應對多變環境與挑戰;四是落實綠色與永續金融,特別是產險業在氣候風險上的角色;五是強化社會責任,包含普惠金融與公平待客;六是具備前瞻視野,重新思考保險的業務邊界,因應高齡化社會等未來趨勢。

政策助力財富傳承與退休保障 多元創新回應社會需求
立法委員鍾佳濱表示,保險是國家金融體系的重要支柱,肯定金管會與《卓越雜誌》長年推動產業升級。他建議,政府可研擬政策,鼓勵企業協助員工自提勞退金,並給予遺產稅抵免誘因,提升勞工退休保障、促進財富共享。
李坤城委員則指出,2026年是保險業接軌國際的重要里程碑,今年通過《保險法》修法排除小額終老保險及保單解約金14.6萬元免於強制執行,具體展現對高齡與弱勢族群的保障。呼籲保險資金可進一步投入公共建設與資產管理中心計畫,為國家發展注入資金動能。
金融消費者評議中心董事長杜怡靜特別指出,高齡化社會下保險商品設計應更加友善,呼籲業者強化對高齡族群與醫療需求的保障,真正實踐「消費者保護的卓越」。

退休金制度改革受關注 業界呼籲強化長期投資教育
保發中心董事長黃泓智針對「勞退自選」議題表示,雖制度無破產風險,惟退休金替代率偏低令人憂心。他呼籲強化年輕人對長期、紀律性投資的理解與參與,例如推廣「人生週期型資產配置」、台灣版的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ISA等工具,以複利效益提高退休準備水準,實現老有所養的願景。
65項獎項橫跨壽產經代 三大趨勢驅動產業升級
卓越雜誌副社長蕭輔民表示,希望藉由卓越保險評比促進保險業界追求卓越,提供社會大眾更優質的商品與服務,卓越保險獎彰顯許多優質壽險公司、產險公司、保經代公司的卓越經營績效,讓民眾看到優質公司的產品與服務,提升保險業界專業形象與民眾信任。

卓越保險評比分壽險公司、產險公司及保經代公司三個族群分別評比,再設立品牌形象、產品服務、社會責任、人才培育4大類25個獎項。
為呼應產業發展趨勢,今年特別增設「卓越AI科技運用獎」、「卓越防範金融詐騙獎」、「卓越公平待客獎」與「卓越銀髮友善獎」等獎項,鼓勵業者善用數位科技,強化普惠金融。
所有參與評比的業者要歷經第一階段全國民眾網路抽樣調查,及第二階段專家學者評鑑的嚴格考驗才能榮獲獎項。
本屆共計頒發65個獎項,涵蓋壽險、產險、保險經紀人與代理人三大領域,彰顯台灣保險業在創新、服務、人才與社會責任上的全面發展與多元面貌。
數位與永續雙引擎 引領保險邁向新時代 與會來賓一致認為,隨著高齡化社會與氣候變遷加劇,保險業的角色愈加關鍵。結合金融科技、健康管理與綠色金融,強化保障功能與社會責任。
保險業將以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為雙引擎,透過跨界合作與創新思維,推動保險商品與服務升級,為台灣金融市場注入持續動能,開創新局。